校园文化|成都校园文化建设的“五大误区”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校园的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
近几年来,校园文化受到教育界的热捧。成都校园文化建设被越来越多的学校作为发展改革的战略内容,这本应是一种好的风尚和趋势,应当充分肯定。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在目前各地中小学风起云涌的校园文化建设热潮中,也随之出现了许多非文化本质所求的现象,使校园文化建设步入了不少误区。
误区之一,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内涵理解不准不清。一些领导把校园文化的内涵无限扩大,认为学校的一切工作内容都可以与校园文化挂钩联系,有牵强附会之疑。一些人又把校园文化的内涵的理解过于窄化、片面化,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的宣传文化或社团文化或活动文化或景观文化。还有一些人认为校园文化就是物质文化或者就是精神文化。
误区之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过分强调硬件建设。一些学校不惜投入巨大财力,追求硬件设施的建设。校舍、花园、墙壁、大型报栏、电子屏幕、宣传标语追求高 档化,似乎只有这样,才算是抓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彰显校园文化的特色,否则,就不算是搞校园文化建设了。有的学校甚或出现借债搞校园文化建设,影响到学校中 心工作的正常运行,教师意见颇大。
误区之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用活动取代其它形式和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无可厚非,因为开展教育活动本来就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种基本常用的形式和载体,问题在于用开展活动代替一切,认为开展活动就是进行校园文化了。这其实是把校园文化肤浅化,简单化的做法。
误区之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显型的东西,忽视隐形的渗透感染的作用。校园文化也是具有文化的一般功能和特点,那就是注重对人的思想、行为、乃自心灵的熏陶、感染和启迪。但现在不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过分重视物质文化的作用的强化,而忽视学校中传统的传承、挖掘,忽视学校人际关系的协调及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建设,人为地削弱了校园文化本质即育人功能。
误区之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追求时尚而轻视本土特色。一些学校过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与时俱进”,赶时髦,讲时尚,忽视学校所处地域的本土文化特色,使所建设的校园文化缺乏“地气”、“根系”与“沃土”,没有生命力和品质。